支持建立監測溶漿機與報道程序的標準等。 18.5.4 城市環境管理信息化 實施城市環境管理工作需要大 量的 環境管 理信 息支 持,其中包 括城 市自 然 地理、社會經濟、環境統計、環境監測、環境污染源調查以及其他環境保護相關的 信息。 表 18 3 “十五”計劃對我國城市級環境信息化建設提出的主要指標 主 要 任 務 具 體 指 標 建立健全國家環境信息網絡體系 80%地市級環保局和有條件的縣級環保局接入全國環境 信息網絡體系,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交流 政務和業務信息化建設 80%地市級環保局和有條件的縣級環保局實現辦公自動 化,通過計算機網絡開展日常管理工作 信息資源平臺建設 地市級環保局 50% 以上 的環境 信 息通 過資 源 平臺 統一 管理和共享 環境信息服務 70%以上的地市級環 保局開 通因特 網網 站,同時通 過其 他多種渠道向社會公眾提供環境信息服務 18.5 城市環境管理的途徑與方法 491 人員素質、計算機技能 地市級環保局 60% 以上 的環境 管 理工 作人 員 經過 培訓 能夠使用計算機輔助
辦公;90%以上的地市 級環保局建 立起環境信息工作機構 和隊伍,形成 穩定可 靠的環 境信 息管理體系和工作能力 我國環境信息化建設始于 “七 五”期間,目前,以 國 家環 保總 局信 息中 心 為 網絡中樞,連接總局機關、直屬單位和 30多 個省 的全國 環境 信息網 絡已 實現 了 廣域互聯和與部委內部信息交換網的互聯。城市級的環境信息局域網絡建設正 在加快進行,并逐漸聯入全國環境信息網絡。部分城市環境信息的網上瀏覽、文 件共享、資源共享的網絡化工作條件已基本具備,有 100多個城市建成了環境 信 息網絡系統和環境信息 中心,并 配備 了先 進 的 計算 機 設備、網絡 設 備及 必 要 的 軟件。 綠色卡片 廣州市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信息集成系統(EPIS) 廣州 EPIS是以空 間數 據 庫為 基 礎 的空 間 信息 系 統。該 系 統在 先 進的 GIS技術支持下,有效地實現空間數據的顯示、查詢檢 索與更 新,為 環保部門 提供多項信息服務。建立廣州市 EPIS的目標在于: ① 表達規劃工作的成果,便利規劃成果的使用; ② 便利主管部門管理人 員繁重 的基 礎信 息查詢 和核 對工 作,提高 工作 效率和工作質量; ③ 建立數據管理和生態 建設管 理規 范;逐步建 立和 完善 強大 的生 態環 境信息庫及相關信息庫,為各級管理人員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和決策環境。 系統具有下述功能: ① 數據集成:系統將現有的遙感影像圖、各種空間數據產品和 屬性數據 產品集成到統一的平臺上,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輕松瀏覽空間數據。 ② 信息查詢:進行簡單 的鼠 標單擊 操作 即可查 閱生 態調 控單 元的 生態 控制導則、生態保護區與工業污染源的相關信息等屬性數據。 ③ 空間分析:本系統具有一定的空間分析能
力。 ④ 數 據 更 新 和 擴 充:能 夠 讀 入 Mapinfo的 空 間 數 據 使 之 與 系 統 融 為 一體。 環境信息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促進了城市環境管理方式的轉變,提高了環境 管理工作效率和人員素質,逐步建立了環境信息組織機構,培養了一支具有一定 專業素養的人才隊伍。 信息化的基礎是信息快速、有效的傳遞與交流,而信息交流的前提條件是信 492 第18章 城市環境管理與實踐 息的標準化。信息標準化的內容包括信息源,信息的采集、傳遞、存儲、利用過程 等方面的標準化。在環境 信息 規范 化 建設 方面,總 局 已經 發布 了《環境 信 息 化 “九五”規劃和 2010年遠景 目標》、《環境 信息 管 理辦 法》(暫 行)、《環 境信 息 標 準化手冊》(第一、二、三冊)等環境 信息 標準,我 國的 環 境信 息工 作初 步具 備 了 規范化、標準化運行和建設的基礎條件,這也為城市環境信息化工作的開展打下 了良好的基礎。 城市環境管理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 提高 環境信 息資 源的 開發與 利用 水平, 為環境管理與決策提供環境信息支持和服務。城市級環境保護局在國家環保總 局、監測總站、信息中心的指導下,相繼開展了辦公自動化、環境管理等各種軟件 系統的應用,如環境質量管理、環境統計、建設項目管理、排污申報、許可證發放、 排污收費、污染源監督、城市環境質量考 核,流域 管理、環 境地理 信息 系統等,還 有些省市環保局、監測站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了相關業務軟件的設計開發。 不少省市環保局信息中心建立了相 應
的 環保政 府網 站,通過 互聯網 進行 環境 宣 傳教育,發布環境信息。這些都為城市 環保 局環 境宣傳 和管 理工作 提供 了有 力 的支持。 18.6 小 結 城市環境管理是一種社會行為,它通過轉變人們思想觀念和調整人類行為, 來達到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 承載 能力相 協調 的目 的。它具 有系 統性、主 動 性、預測性、協調性等特 征。城市 面 臨的 環 境 問題 類 型與 性 質發 生 過很 大 的 變 化,這決定著城市環境管理從以環境污染控制為主演變為生態環境管理為主。 城市環境管理是一種系統性很強的行為,通過城市環境管理體系來表現,包 括環境管理方針和原則、環境管理體 制和 機構 以及具 體的 環境管 理方 案等。 城 市環境管理的具體實現 途徑 主要 包括 污 染指 標管 理 和城 市 環境 綜 合整 治 兩 大 塊。此外,生態效率管理是 經濟 合作 與 發展 組織 (OECD)提 出的



